傣族——孔雀舞的来源![]() 傣族——孔雀舞的来源 说到傣族舞蹈,想必大家最熟悉的莫过孔雀舞了,孔雀舞在傣族语言被称为“戛洛勇”,有悠久的历史,可追溯到东汉时期。 那么孔雀舞是如何产生的呢?它的起源在民间流传着两个版本。相传,在一千多年前,傣族人的首领召麻栗杰数在路上看到一只美丽的孔雀,被这种动物的美貌所吸引,从此开始习舞,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。后来,经过民间艺人不断改进其动作,最终成型,孔雀舞因此代代流传。 在另一个版本中,孔雀则被附上了更加神秘的色彩。傣族人信仰佛教的小乘教。在很古老的时候,孔雀的羽毛并非像现在这般绚丽多彩,也没有美丽的圆眼状羽翎,人们喜欢它们并不是因为美丽,而只是因为它们的性格温顺,待人友好。一次,当地举行小乘教“摆帕拉”(即拜佛节)节日庆典,大家听说会佛祖为此下凡此地,为了能得到佛光的普照,虔诚的信徒们纷纷赶到寺院,把佛祖围得水泄不通。居住在遥远天柱山上的一只雄孔雀听闻佛祖下凡后,急忙赶到寺庙,可是由于人实在太多了,孔雀被挡在外面,急得团团转。佛祖得知孔雀被它的虔诚之心打动,便向它投去艺术佛光,这束光刚好落在孔雀的尾羽上,镶上圆眼状羽翎的图案,成为人们现在所见到的样子。佛祖离去时特意叮嘱道:“孔雀啊,你们变得如此美丽可爱,到摆帕拉时,我们再相会。” 从此之后,每当“摆帕拉”节来临,佛祖下凡接受人们的朝拜时,他都会观看从天柱山赶来的孔雀表演的孔雀舞。因此。每当节日来临,人们为了祈求吉祥,都要表演孔雀舞。 在傣族人的心中,孔雀是美丽、幸福和幸运的象征,孔雀舞也是他们最喜欢的舞蹈。每当节日,集市或派对来临时,傣族人都会表演孔雀舞庆祝。 这是他们智慧的结晶,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。2006年5月20日,它被列为第一个国家级文化遗产。
|